在国际贸易中,化学品、危险品或含化学成分的产品出口时,MSDS和SDS是绕不开的两份关键文件。许多客户对两者概念模糊不清,甚至误以为它们是同一份报告。
法规背景与定义
MSDS(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):源于欧美职业安全法规(如美国OSHA Hazard Communication Standard),主要用于化学品生产、运输和使用环节的安全信息传递。
特点:内容格式不统一,不同或机构可能有差异,通常以“16项基础信息”为核心。
SDS(Safety Data Sheet):联合国《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》(GHS)推行后,为了统一全球化学品安全管理标准,将MSDS升级为SDS。
特点:格式和内容严格遵循GHS标准,强制要求16项固定章节,语言和术语更国际化。
适用产品范围
MSDS/SDS共同覆盖:
化学品、电池、涂料、胶黏剂、化妆品、含化学组分的工业品等。
关键差异:
SDS:GHS缔约国要求所有危险化学品和混合物必须提供SDS(如欧盟REACH法规)。
MSDS:非GHS可能仍接受传统格式(如部分中东、非洲市场)。
使用场景差异
MSDS:国内化学品仓储与运输(如中国旧版标准);部分无需GHS认证的非管制产品。
SDS:国际贸易清关(尤其是欧盟、美国、日韩、东南亚等GHS缔约国);危险品运输(空运IATA/海运IMDG强制要求);下游企业安全合规(如汽车、电子行业供应链审核)。
MSDS申请所需资料
无论MSDS还是SDS,均需提供以下信息:
1.产品名称、型号、用途;
2.化学成分及含量(百分比);
3.物理化学性质(如闪点、密度);
4.危险类别标识(如易燃、腐蚀性);
5.生产企业信息(名称、地址、应急电话)。
特殊要求:SDS需额外提供GHS分类标签、暴露控制措施、生态毒性数据。
国内报告的国际认可度
国内机构出具的SDS:若符合GHS标准且由CNAS/CMA认证机构签发,全球通用(部分可能要求本地语言版本)。
注意事项:
欧盟:需确保SDS符合REACH法规附录Ⅱ要求;
美国:OSHA接受GHS格式SDS,但需补充部分本地化内容(如HMIS评级);
日本、韩国:需提供官方语言版本或双语报告。
常见误区解答
1、“MSDS和SDS是同一份报告?”
错!SDS是MSDS的国际化升级版,内容更严格。
2、“非危险品不需要SDS?”
错!部分(如欧盟)要求所有化学品提供SDS,即使未被归类为危险品。
3、“一份报告全球通用?”
错!需根据目标国法规调整(如语言、附加测试要求)。
MSDS与SDS的差异背后,是国际贸易合规门槛的升级。掌握二者区别,选择正确的报告方案,将成为外贸企业突破技术壁垒、高效通关的“金钥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