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B/T 20247-2006《声学—混响室法测定吸声系数和声吸收量》是中国国家标准,它规定了使用混响室方法来测量材料或结构的吸声性能的技术要求、试验设备、试件准备、测试步骤及结果计算。该标准适用于建筑材料和其他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测定,是评价材料声学性能的重要依据。
主要内容包括:
技术要求:
明确了对混响室的尺寸、形状、内部表面处理等的具体要求,确保混响时间满足一定条件。
对于温度、湿度等环境因素也有相应的控制范围。
试验设备:
混响室:需要具备足够的体积(通常不小于100立方米),并且其内壁应覆盖非吸声材料以保证良好的反射特性。
声源:一般采用宽带噪声源,如粉红噪声发生器,提供均匀分布的声音能量。
测量仪器:包括声级计、麦克风、频谱分析仪等,用于记录和分析室内声压级变化。
试件准备:
规定了试件的尺寸、安装方式以及数量,以确保测试结果具有代表性。
试件应当代表实际应用中的材料状态,考虑到可能存在的不同厚度、密度等因素的影响。
测试步骤:
在空混响室内进行背景噪音水平的测量。
安装试件后,重新测量混响时间。
通过对比安装前后混响时间的变化,计算出试件的吸声系数。
结果计算:
吸声系数α可以通过Sabine公式或其他相关公式计算得出,其中涉及到混响时间T60、房间体积V和总表面积S等参数。
根据频率的不同,分别计算各频段内的吸声系数,并绘制吸声曲线。
报告编制:
包含所有必要的信息,如测试日期、地点、使用的设备型号、试件描述、测试条件以及最终的测试结果等。
此标准与ISO 354:2003《Acoustics -- Measurement of sound absorption in reverberation room》相一致,意味着中国国内的相关测试数据可以与国际接轨,便于跨国间的交流和技术合作。在执行具体测试时,应该严格遵守本标准的规定,以确保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。